1.复合材料(composites, composite material)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份材料组成的材料,各组份材料基本上仍保持其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彼此间有明显的界面。
2.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s)专指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其刚度和强度性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目前主要指有较高强度和模量的硼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等增强的复合材料。
3.热固性复合材料(thermosetting plastic)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4.热塑性复合材料(thermoplastic plastic)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5.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composite;CF composite) 以碳纤维或石墨纤维作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刚度、比强度兼优,综合性能好,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先进复合材料。
6.碳/碳复合材料(carbon-carbon composite)由碳纤维织物或石墨纤维埋入碳或石墨基体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7.芳纶复合材料(AFRP)以芳纶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8.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9.凯芙拉纤维复合材料(Kevlar composites)以Kevlar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和模量都比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高、压缩强度略为降低。
10.硼纤维复合材料(BFRP)以硼纤维为增强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11.混杂纤维复合材料(Hybrid Composites)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增强同一种基体的复合材料。
12.短切纤维复合材料(short cut fiber composite)以短切纤维而非连续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13.粒状模塑料(Granular Molding Compound)颗粒较小而又均匀的模塑料。
14.片头模塑料(Sheet Moulding Compound)树脂糊浸渍纤维或毡片所制成的片状混合料。
15.增强材料(Reinforcement)置于基体中能使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的增强相组分材料,如:各种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等。
16.碳布(Carbon Cloth)碳纤维织物由预氧化的聚丙烯腈纤维织物经碳化或碳纤维纺织而成。硼纤维(Boron Fibre)用化学蒸汽镀层法将硼沉积到载体(如钨丝)纤维上制得的丝状物。其密度与铝相当,比强度、比模量分别为常用金属材料的5.5~9倍,可用于增强树脂、铝或钛等制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17.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纶)(Aromatic Polyamide Fibre) 分子结构主链上的重复链节只含芳香环和酰胺键的合成纤维。
18.聚乙烯纤维(Dyneema Fibre)为DSM公司开发的一种超高强度新型复合材料增强体纤维。
19.凯芙拉纤维(Kevlar Fibre)为杜邦公司命名的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20.陶瓷纤维(ceramic fibre)指以耐火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制成的增强纤维。陶瓷纤维经过化学蒸汽沉积、熔融拉丝、纺丝并挤出而制成。其主要优点的高强度和高模量。
21.晶须(Wiskers)对近似完全的单晶纤维的一种俗称。晶须是在控制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制得的。
22.长丝(Filament)具有一定连续纤维长度的纤维。
23.纤维束(Tow,Yarn)多根纤维组成的丝束,一个纤维束可含有1000、3000、6000或12000根等不同数量的单丝。
24.单向带(Tape)以长纤维为径向而在纬向加少量且更细的纤维纺织加工成不同宽度的带。它经浸胶后叫“预浸 单向带”。
25.织物(Fabric)由长纤维按径向、纬向等方向编织而成的一种织物。
26.预浸料(Prepreg)将树脂基体浸涂在纤维织物上,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贮存备用的中间材料。
27.无捻粗纱(Roving)由多股平行的原丝或平行的单丝不加捻络合的集束体(多股原丝无捻组纱),或有一次拉制的多根单丝集束而成的粗纱(单股无捻粗纱),拼合时没有有意加捻。
28.稀松的平纹棉织物(Scrim)一种开网状结构的增强编织物,用于无纬带和其他B阶段材料的加工,以便于处理。
29.经线(Warp)在织物中沿纵向取向的线,垂直于纬线。
30.纬纱(Pick)在一种织物中单独的纬线或粗纱。
31.纤维长径比(Ratio of Length to Diameter of Fibre)纤维长度与其等效直径之比。
32.纤维特征参数(Fibre Characterisctic Parameter)是纤维的体积含量和纤维长径比的乘积。
33.纤维有效系数(Efficiency Factor of Fibres)指纤维中的平均应力与纤维极限拉伸之比。
34.基体(Matrix)将增强材料敛集粘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复合材料的组份相材料。
35.树脂(Resin)一种具有高分子量不溶于水的有机材料,无确定的熔点和结晶趋势。
36.双马来酰亚胺(Bismaleimide)一种可通过加成反应来固化的聚酰亚胺树脂体系。由马来酸酐与芳香二胺反应得到的产物。因其两端含有不饱和双键,打开后可以进行诸多反应,形成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该树脂有较高的反就活性,其固化产物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和刚度,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优于环氧树脂体系。
37.环氧树脂(Expoxy Resin)由环氧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含有两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一类热固性树脂。
38.酚醛树脂(Phenolic)由酚、酚的同系物和衍生物与醛类或酮类聚合而而成的一类树脂。
39.组份材料(Constituent Materials)组成复合材料的单独材料。例如碳和环氧是碳/环氧复合材料的组份材料。
40.胶粘剂(Adhesive)可将两个表面粘接固定在一起的材料。
41.脱模剂(Mold Release Agent)为使复合材料制件易与模具分离,而涂于模具表面或添加到树脂里的物质。
42.胶衣树脂(Gelcoat)一种快速凝固、起着改善制件的表面性能作用的树脂,模具型面上涂完胶模剂之后再涂它。
43.偶联剂(Coupling Agent)在树脂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界面上,而置于待胶接表面的织物层,固化前将它剥掉。
44.可剥离层(Peel Ply)为保护制件表面清洁完整,而置于待胶接表面的织物层,固化前将它剥掉。
45.热压罐(Autoclave)为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形,按要求进行加热、加压固化的设备。
46.模具(Mold,Tooling)一种保证制件成形的工具。
47.坝(Dam)包围模具的隆起部分发,以防止在固化过程中树脂流出。
48.真空袋(Vacuum Bag)一种为复合材料制件固化提供的外罩,密封后可制成真空的袋子。通常用柔软的聚酰胺、聚酯或弹性薄膜等制成。
49.透气材料(Breather )一种固化时用于排出气体、使用时不接触制件的多孔材料。
50.吸胶布(Bleeeder Cloth)固化过程中为吸出制件多余的树脂,而放在制件表面上的特制玻璃布。
51.固化(Cure)通过热、光、辐射或化学添加剂等作用,使热固性树脂经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完成交联的过程。
52.共固化(Cocure)指不同的复合材料制件在一次固化中,同时完成固化和胶接过程的工艺方法。
53.后固化(Post Cure)在初始的固化扣对温度的附加暴露。后固化的温度可比固化温度高。
54.胶接(Adhensive Bonding)用胶粘剂使相同或不同的固体表面结合为一牢固整体的方法。
55.二次胶接接(Secondary Bonding)指已固化了的不同复合材料制件,通过胶粘剂再次进行胶接固化过程。
56.真空辅助渗透成形(Vaccum Assistant Resin Infusion,VARI)一种适用于大型构件的、高效、低成本的成型工艺。
57.热压罐成形(Bag Moulding)是成形增强材料的方法之一。通过柔韧袋(橡胶袋、尼袭袋等)在袋中产生均匀真空,以热压罐内充入的气压或压机压力使置于刚硬模具上(或模具内)的材料压实成形。当使用热压罐时称为热压罐成形。
58.铺贴(又称:手糊)(Layup) 制造复合材料制件过程中用和工或机械,按一定方向和顺序,逐层铺放预浸料的过程。
59.长丝缠绕(Filament Winding)在控制张力和预定线形的条件下,将连续纤维束(或单向带)浸胶后,以一定的形式缠绕在蕊模或模具上,达到成形复合材料制作目的的工艺。
60.湿法缠绕(Wet Winding)绕丝恰好在接触蕊模之前用树脂加以浸渍的纤维缠绕的方法。
61.架桥(Bridging)一层或多层铺层在跨越圆角或台阶等处时,与其他铺层之间未完全接触的情况。
62.压实(Debulk)通过施加压力来减薄叠层板厚度,去除铺层间残余空气、蒸汽和挥发物达到压实。
63.脱胶(Debond)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铺层内、层间或胶接接头间产生分离的现象。
64.分层(Delamination)由于层间应力或制造缺陷等引起的复合材料铺层之间胶胶破坏的现象。
65.胶接接头(Adhesive Bonding Joint)两个被胶接物在其间用胶粘剂胶接到一起的地方。有搭接接头、斜接接头和梯形接头之分。
66.修理(复合材料)(Repair(composite))在(复合材料)结构中整修孔和裂纹之类的损伤。
67.均压板(Caul Plate)表面平滑的金属板,固化前置于层合板上,以使在固化过程中使温度、压力传递均匀,并使固化后的层合板表面平滑。
68.层合板(Laminate)由单向或多向铺层压制而成的复合材料板。
69.双向层合板(Bi-Directional Laminate)一种在层合板平面内铺放两个不同方向纤维的复合材料层合板。
70.对称层合板(Symmetric Laminate)全部铺层及其各种特性和参数相对于板的几何中面对称的层合板。
71.非对称层合板(Unsymmetric Laminate)没有中面对称发的层合板。
72.均匀层合板(Balanced Laminate)铺层的各种特性和参数相同,铺层角为+的层数相等的层合板。
73.均匀对称层合板(Balanced Symmetric Laminate)既均匀又对称的层合板。
74.正交层合板(Cross-Ply Laminate)中含有铺层的双向层合板。
75.斜交层合板(Ang-ply Laminate)只含有角铺层的双向层合板。
76.准各向同性板(Quasi-Isotropy Laminate)面内各个方向的弹性模量相同的对称层合板。
77.层合板族(Laminate family)一些具有相同铺层数和铺层角度,但各种角度铺层的铺层比不同的层合板。
78.子层合板(Sub-laminate)在层合板内一个可以多次重复的多向铺层组合。
79.加筋板(Stiffend Panel)在各种形式的筋条(型材)增强的平板或曲板。筋条有纵、横之分。
80.随炉件(Processing Control Panel)与制件的材料工艺过程相同,并在同一炉内固化成型的一种层合板。将它切成试样后,可测试某些基本性能,以鉴定制件质量,以便对工艺进行监控。
81.面板(Face)叠层板的外部铺层。
82.夹层板(Sandwich Panel)将两块薄面板粘接到一块厚且轻的蜂窝芯或泡沫芯上面形成。也可粘接到上下左右弦波的帽形或格栅形的夹芯上。
83.样板(Template)用作定向切割和敷设铺层的型板。
84.模压合成板(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一种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85.压板(Platen)一个安装压板,模具组件连于其上。
86.最佳层合板(Optimum Laminate)单位质量或费用具有最高刚度或强度的层合板。
87.形状比(Aspect Ratic)一块矩形板的长宽比,不连续纤维的长径比或一束平行纤维的长束比。
88.反对称(Antisymmetry)在非对角线分量间,符号改变的特殊对称性。例如一种非对称的斜交铺层叠层板。
89.夹层结构(Sandwich Construction)以面板(蒙皮)与轻质芯材组成的一种层状复合材料。按其芯材形式或材料的不同通常有蜂窝、波纹和泡沫塑料夹层结构。
90.试样(Coup)一种小型的层合板试件,用于测定基本铺层、层合板或通用结构(如:胶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特性。
91.单向复合材料(Unidirectional Composite)仅在一个方向有平行纤维的复合材料。
92.元件(Element)一种复杂结构上的通用构件,如蒙皮、长桁、承接板或接头等。
93.细节件(Detail)一种复杂结构上非通用构件。
94.组合件(subcomponent)一种较大的三维结构,可能是全结构的一部分,提供完整的结构代表,如梁段、盒段、壁板、翼肋、框架等。
95.部件(Component)飞机骨架结构的一个主要部份,如:机翼、机身、垂尾、平尾等。它可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进行进行试验,从而鉴定该种结构。
96.芯子(Core)用于夹层板内部的重量轻的材料。金属的或复合材料的面板被粘接到芯子上以构成夹层板。
97.蜂窝芯(Honey Comb Core)由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成且在与面板一起胶接时形成夹层结构。假设芯子在夹层结构板的平面内没有刚度而垂直于板具有无限刚度。
98.规格格栅加芯(Regular Grid Core)以具有预先定位的元件的格栅形式出现的夹层板芯子。
99.正弦波形夹芯(Sinusoidally Corrugated Core)正弦波形状的夹层板芯。
100.纤维含量(Fiber content)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或质量所占的百分比。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400-916-2668
邮箱:daqinexpo@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